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近年来,南开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全面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全力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了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优秀青年人才引进与培养为支撑的南开特色人才体系。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学科建立于1973年,1983年成立环境科学系,这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成立的环境科学系,为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的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早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40多年的创建和发展历程中,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在我国环境教学和科研体系中,始终处于“标杆”和领先的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中首批4个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200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认定为天津市高等学校一级重点学科;2007年环境科学学科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再次被评为天津市高等学校一级重点学科,在2016年的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A-(5%-10%)。此外,2011年获批我国首批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生态学被认定为天津市高等学校一级重点学科。南开大学环境学科自建立以来始终以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为导向,秉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如今已形成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环境管理与经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综合的环境学科体系,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的优势。在生态修复、水、气、土壤、固废等领域取得了面向国家环境问题重大需求的系列特色成果,在我国环境学科发展和国家及地方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目前拥有教授45名,副教授46名,讲师14名。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中组部万 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青年拔尖1人,国家其他高端人才计划9人,学术团队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学历结构高、知识结构完善。形成了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骨干,多学科交叉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拥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其中国家级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生态环境部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5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文社科创新基地2个。同时还有国家和省部级国际科研合作交流平台13个,其中包括科技部城市交通污染防治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新型污染物环境过程与风险评估“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
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齐聚南开,共谋发展!
一、博士后岗位报名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学风端正,具备成为大学教师所必需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
2.优秀博士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具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具备成为学校专任教师的发展潜力。
3.35周岁以下,博士毕业三年以内。
二、福利待遇
1.在国家博士后相关规定、天津市及南开大学有关规定执行的基础上,博士后税前年薪20万元。博士后在站期间根据工作业绩提供额外绩效奖励。
2.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
3.第一聘期(3年)结束后,考核优秀者可以续聘,并可申请竞聘南开大学副高教师职位留校任教,优秀者可申请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
4.学校配备周转住房。师资优良的幼儿园在校内、优质的附属小学(天津市知名小学)、和附属中学(市级重点中学)有附属医院。
三、招聘方向
招聘方向 | 合作导师/课题组负责人 | 联系方式 |
生物质固废资源化利用 | 鞠美庭 | jumeit@nankai.edu.cn |
全氟化合物微生物降解;高级氧化土壤修复技术 | 孙红文 | sunhongwen@nankai.edu.cn |
污染物环境暴露与健康 | 祝凌燕 | zhuly@nankai.edu.cn |
土壤污染与修复化学 | 陈威 | chenwei@nankai.edu.cn |
土壤污染修复;纳米材料与毒理 | 唐景春 | tangjch@nankai.edu.cn |
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DNA、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等方向) | 卢学强 | luxq@naknai.edu.cn |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健康风险 | 汪磊 | wang2007@nankai.edu.cn |
纳米生物效应、化学催化、计算化学、机器学习、元素地球化学循环 | 胡献刚 | huxiangang@nankai.edu.cn |
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生态 | 王莹莹 | wangyy@nankai.edu.cn |
环境评价与资源循环 | 徐鹤 | seacenter@nankai.edu.cn |
大气污染防治: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污染源解析技术 | 冯银厂 | fengyc@nankai.edu.cn |
大气动力—化学数值模拟;大气化学观测资料同化 | 张裕芬 | zhafox@nankai.edu.cn |
大气污染物溯源及成因分析 | 史国良 | nksgl@hotmail.com |
大气污染遥感观测与反演,大气多要素立体观测技术 | 毕晓辉 | bixh@nankai.edu.cn |
大气化学、机动车污染防治、绿色智能交通 | 彭剑飞 | pengjianfei@nankai.edu.cn |
固废处理与处置 | 刘东方 | dongfangl@nankai.edu.cn |
水生态、污水生物处理 | 李保安 | 18920309092@163.com |
水环境污染控制界面化学 | 展思辉 | sihuizhan@nankai.edu.cn |
膜科学与技术;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零排放 | 王建友 | wangjy72@nankai.edu.cn |
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 | 周明华 | zhoumh@nankai.edu.cn |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 | 李克勋 | likx@ nankai.edu.cn |
微生物电化学原理与技术,废水处理与资源化 | 王鑫 | xinwang1@nankai.edu.cn |
城市水文,水环境监测与模拟,遥感反演 | 黄津辉 | huangj@nankai.edu.cn |
水生态 | 冯剑丰 | fengjf@nankai.edu.cn |
水体环境学及水环境模拟;泥沙运动及环境泥沙学 | 黄岁樑 | slhuang@nankai.edu.cn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易立新 | yilixin@nankai.edu.cn |
新型膜材料开发及膜法水资源化 | 郭晓燕 | guoxyan@nankai.edu.cn |
四、联系方式
申请人可直接将简历发送给合作导师/课题组负责人,或与学院人事秘书联系,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22-85358911
Email:liuxiaoling513@nankai.edu.cn